营销技术的中美对话:聚力共融 赋能共生

Convertlab2019年10月25日 12:33
cover

9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营销技术峰会上,一场关于“中美营销技术”的对话成为焦点。此次对话的嘉宾阵容强大,分别为MarTech(营销技术)概念之父Scott Brinker、投中资本投行部执行董事原山、秒针营销科学院负责人于勇毅、Convertla联合创始人兼CEO高鹏。圆桌对话在Morketing 创始人兼CEO曾巧的主持下,嘉宾们就中美营销技术发展趋势展开观点碰撞,以及聚焦“实践”和“增长”,共同探寻中国营销的成长之路。

全球视角:中国MarTech侧重搭建大平台营销生态圈

Scott Brinker

Scott Brinker讲述了全球MarTech行业进入2019年以来呈现的新趋势和新观测,并用“激动人心”来认同中国营销技术发展快速。关于中美营销技术所处的阶段,Scott Brinker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在美国MarTech出现过爆炸式的增长,但这些大量的营销技术公司,却没有一个完整的组织原则。中国则不同,中国公司一开始就希望成为一个大的平台,然后再把其他一些应用纳入进来。Scott Brinker相信这种平台化的建设基础已经非常好,也有很多创新的实践开始融入这个生态。 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的MarTech一定会呈现更加快速的增长。

对于中国勇于拓荒的MarTech企业,ScottBrinker给到的建议是多搭建MarTech人才体系,他发觉很多美国公司其实犯了一个错误,没有重视人力的投资,没有通过实践的改变,来更加关注人才。因此建议中国MarTech企业可以在美国企业的起起落落中学到的其中一点就是,一定要在人才上有合适的投入,并且积极地应用技术,改变人的战略心态。只有这样,行业才可以充分运用MarTech带来的价值。

应用视角:中国MarTech具有比美国更大的生态圈

秒针营销科学院负责人 于勇毅

秒针营销科学院负责人于勇毅认为,和美国相比,中国的MarTech生态呈现着独有的特点:

首先,数据的使用的成本大有不同,中国比美国要高很多,中国企业自己的成熟的营销技术还没有形成闭环,同样的数据,在中国的数据使用成本将近美国的五倍,所以就中国的底层数据来讲,这其实说明MarTech的基石远远高于美国。

其次,国内BAT流量巨头的存在,垄断了中国60、70%流量。在国外FaceBook和谷歌也占60%的流量,但国外流量巨头会充当媒介的角色,收取广告费用,而国内巨头则是布局渗透到很多的行业里面去,他们能够以资源换资源,得到更多的资费。

第三是人才的体系,美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人才的梯度,中国的人才体系还在逐渐发展过程中,跟美国有非常大的区别。

资本视角:中国MarTech行业势头渐起,稳中求进

投中资本投行部执行董事原山

投中资本投行部执行董事原山从投资角度表示这两年市场变化非常大。2015年的时候资本最为关注两个方向,一个是MarTech,另外是AITech。近两年中国企业已经在MarTech方面做了很好的结合,一方面是在供给端,自身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媒体流量也不断的变化,从BAT变成现在头条,包括自己的精准营销的技术能力。一方面需求端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比如提及较多的D2C的概念,成长在中国的土壤里面,集成了广告的能力,留给第三方技术公司空间多大?原山表示后面这种头部的这种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原山表示,MarTech是资本关注2B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近两年,尤其从今年开始,大家又开始关注起来MarTech,其他2B服务也是一样。中立地看这个问题,MarTech或者说整个2B领域发展起来有几个因素,既有整个经济增速下行的宏观环境因素,也有技术成熟导致服务性价比进一步提升的原因:底层,变得越来越成熟,价格降下来了,变成上层SaaS,客户开始能够用得起。相较2C领域而言,2B不会突飞猛进,但是发展更为稳定。

技术视角:掌握MarTech好比掌握屠龙术,增长是非常吸血的能力

Convertlab联合创始人兼CEO高鹏

作为举办三届营销技术峰会的举办方,Convertla联合创始人兼CEO高鹏表示举办峰会的初心是互帮互助,抱团取暖,推动中国的营销技术发展。谈及其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当下体会,高鹏回答:“我只能说信心比以前会充沛很多,因为我们真的在企业那边可以看到价值了。MarTech的发展阶段,好比春天刚刚感觉到一股春风,小苗苗长出来一点点了”。

“在这个发展阶段,充分分享可以让大家共同成长”,高鹏曾在美国的MarTech峰会上看到了大量甲方企业愿意分享自己的成败经验,很多分享甚至可以称之为商业机密,直接展现了一些公司从技术、组织结构及流程上是如何一步步开展业务的。相比之下,国内优秀的应用案例较为稀缺,也尤为让人期待。

他坚信只要在这个领域里面深耕,于企业于行业都有推动作用。以面临挑战的4A公司为例,行业正面临结构性的价值转移,“MarTech其实是一条路”,在这个生态里面需要有人做产品,即便不是平台性的产品,也需要有人去做,共同建立生态。“虽然这条路有点苦,要做产品,也要做交付和运营。运营虽然也很辛苦,但事实上是非常非常好的业务,是战略性的工作。而且会掌握屠龙术。增长是非常吸血的能力,学会MarTech工资从20万涨到40万”,高鹏表示。

对于中美营销的共同发展,高鹏向Scott Brinker发起邀请,希望多做交流和沟通,因为中美MarTech市场有非常不同的发展,并处在不同的阶段,但都具备相似的内生能力和发展势能,中美互相之间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数智赋能每一个岗位